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资讯 >> 区县动态
8年技术攻坚破解盐碱困局,亩均收益超万元——缙云小茭白 扎根大东北
时间:2025-10-13 09:4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日报

金秋时节,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的田野上,一幅别样的丰收图景正在展开。水田里,翠绿色的茭白秆挺拔如剑,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曾是寸草难生的苏打盐碱地“白色荒漠”,如今却因一株来自缙云的茭白苗,焕发新生机。

这一切缘于52岁的缙云新农人丁炜。2018年,他因经商调研来到镇赉县,发现当地虽地广水足,但农民种植玉米、水稻收益微薄,而老家缙云种植茭白的亩收益是种粮食的数倍。更让他看到希望的是,缙云种茭白需撒石灰中和酸性土壤,镇赉的盐碱地恰好可省去“调酸”环节,且当地纬度高、夏季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契合茭白喜凉习性,连片平整地块也适合规模化种植。

带着满心期待,丁炜当年从缙云调运2万余株茭白苗试种150多亩,却遭遇水土不服——叶片发黄、长势稀疏,最终仅存活2亩半,近百万元投入打了水漂。

试种的挫败并未让丁炜退缩,存活的茭白个头更大、口感更鲜甜,反而让他坚定了方向。他摸清核心难题在于土壤pH值超标,随即开启降碱、选种攻坚:应用柠檬酸降碱剂改良土壤,在田里套养龙虾、大闸蟹形成“茭白+水产”生态模式;联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团队,筛选抗病种苗在盐碱地驯化,创新育苗技术。

8年时间里,试验记录堆满抽屉,茭白苗种存活率从最初不足45%,一步步提升至如今的98%。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评价,这实现了两个“零”的突破:首次实现东北茭白大规模量产,首次在盐碱地种植成功。

2024年,丁炜整合资源成立镇赉县苏吉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万亩茭白产业园区。如今,园区茭白每公顷产量达10万斤,9月中旬至10月下旬采收期内,每天10余万斤茭白通过冷链物流发往长三角,40天销售额超千万元。按3元一斤计算,农户每亩销售额可达2万元,纯收益超1万元。

“以前种玉米一亩挣千把块,今年种茭白保守能挣6万至7万元。”五棵树镇种植户常凤春喜笑颜开。丁炜不仅提供种苗和全程技术指导,还打通销路,今年已带动7位当地农户首次种植茭白。镇赉茭白能站稳南方市场,既靠白嫩个大、甘甜爽脆的品质,也得益于9月上市的时间差,填补市场空白,成了江浙沪市场的香饽饽。

如今,丁炜正规划建设分拣区和冷库,将茭白保鲜期从10天延长至20天,还计划开发深加工产品,实现全产业链价值。科研力量也持续赋能,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布设控制试验田和土壤监测设备,吉林农业大学开展茭虾、茭蟹综合种养研究。

据了解,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可利用面积1.15亿亩,东北盐碱地达5600万亩,镇赉县适合治理的盐碱地约20万亩。文波龙表示,茭白耐盐碱性强、品质好、产量高,“茭白模式”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符合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要求,为全国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